日常生活
幸福來敲門
更新時間:2018-03-19 12:21:46 來源:halede3.cn 編輯: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
次 查看評論
親密朋友 1月11日上午,永定區(qū)委常委、副區(qū)長姚曉麗及市衛(wèi)生局、市疾控中心相關領導一行20余人,驅車前往麻風村看望和慰問畸殘麻風病人,并為他們每人送去1800元的生活費及500元慰問金,同時還送去了大米、油、鹽、面條、洗衣粉、肥皂、棉被等生活物資。 從市區(qū)西行17公里,到達麻空山山腳,再經過5公里的山路攀爬,便到了麻風村。一下車,姚曉麗不用工作人員帶領,分別走到每位病人居住的房間,逐一和病人握手問好。在一間房屋里,姚曉麗向一位正在忙家務的病人打招呼:“孫美英,最近身體還好嗎?”見到姚曉麗向自己問好,孫美英激動地說: “哎喲,姚區(qū)長還認識我??!我們不愁吃、不愁穿,得病了區(qū)疾控中心還全部報銷醫(yī)藥費,自已不用出一分錢,感謝政府的關心!”近幾年,姚曉麗多次來這里看望他們,她和這里的病人已經成為了親密朋友,彼此之間都很熟悉。 麻風村自建村以來,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關愛麻風病人。多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,永定區(qū)委、區(qū)政府及衛(wèi)生、紅十字會、財政、民政、殘聯(lián)等部門領導多次前往麻風村看望、慰問麻風病人,用實際行動從物質上、精神上給予他們幫助。 市委書記胡伯俊曾帶領相關部門領導親臨麻風村看望麻風病人,鼓勵他們樹立生活信心,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,并指示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,解決麻風病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。副市長劉曙華、原副市長楊和平更是多次前往麻風村看望這里的病人。 國家麻風病控制中心的領導也曾多次到麻風村看望這里的病人,中國疾控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常務副主任、中國麻風病防治協(xié)會會長張國成、中國麻風病防治協(xié)會秘書長潘春枝、馬海德基金會秘書長申鵬章及省衛(wèi)生廳疾控處原處長簡學武等領導都曾親臨麻風村,向麻風病人問寒問暖、關心備至。 每年春節(jié)前夕,市委、市政府及永定區(qū)委、區(qū)政府相關領導都會到村內看望他們。每月底,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麻風病防治科工作人員也會前往村內為他們定期檢查身體,發(fā)放生活物資和藥品。 天使情懷 這天,隨姚曉麗來到麻風村的還有如今已75歲的皮膚科醫(yī)生江功成。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,他曾在麻風村工作多年。 “這不是江醫(yī)師嗎?稀客呀!您怎么來了?”剛到村口,村長陳德云就滿懷激動地迎上去握住江功成的手,連連問候?!拔蚁肽銈儼?!一直想上來看看你們,看看這里的變化,一直沒有合適的時候,這次難得有機會來,就來看看你們啊,老村長,您的身體還好吧?”江功成微笑著對陳德云村長問候,一見面,兩人就把滿肚子的話匣子打開,說不完當年的風雨人生,訴不盡曾經的酸甜苦辣。當年,正是有像江功成這樣老一輩麻風病防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,才換來麻風病人現(xiàn)在的健康。 2010年退休的朱雙勝醫(yī)生從上世紀80年代初便開始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,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,他是老一輩麻防工作者中的代表之一,如今跟他提及當年開展麻風病防治工作的經歷,他似乎有著幾天幾夜也講不完的故事。 由于當時交通不便,醫(yī)務人員經常要下鄉(xiāng)隨訪病人、發(fā)藥、皮膚查菌、家屬及周圍人群健康檢查,朱雙勝經常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。永定區(qū)邊遠的四都坪鄉(xiāng)、青安坪鄉(xiāng)、合作橋鄉(xiāng)、羅水鄉(xiāng)等都留下了他的腳印。1995年8月的一天,他去偏遠的青安坪鄉(xiāng)。他早上6時起床乘坐前往該鄉(xiāng)的班車,到青安坪鄉(xiāng)已經到了上午9時,隨后他一路步行近3個小時,到達該鄉(xiāng)神堂坪村,為那里的一名病人家已經到了下午1時,不料病人家門緊閉,向附近村民一打聽,得知病人去桑植縣城辦事去了,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家。來一次不容易,他選擇等病人回家。當時沒有通訊設備,無法聯(lián)系到病人,這一等便等到了晚上8時,病人才從桑植縣回家。他忍受著一天的疲倦和饑餓給病人進行了皮膚查菌和發(fā)藥,此時已到了晚上9時,沒有了進城的班車。聽村民說附近的田家崗村有個煤場,晚上可能會有運煤的車進城,他匆匆趕往煤場,等了近3個小時,終于遇見了一輛運煤的車去市內,他便搭乘煤車進城,到家已是凌晨3時。 1987年10月21日,中國麻風病防治協(xié)會理事長馬海德博士考察永定區(qū)麻風病防治工作。對馬海德的名字并不陌生,他是幫助中國抗日的老戰(zhàn)士??谷諔?zhàn)爭勝利后,他沒有離開中國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申請加入中國籍,成為第一個具有外國血統(tǒng)的中國公民,并加入中國共產黨,任衛(wèi)生部顧問,受到毛澤東、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。他在麻風病的防治工作方面頗有建樹,為我國麻風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。 上午9時,馬海德在相關領導陪同下,準時來到當時稱為大庸縣皮膚病防治所的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。大家第一次見到身材魁梧的馬海德,都有幾分不知所措。他和值班醫(yī)生一一握手,在走廊上又看了看健康教育宣傳欄,又到試驗室查看了相關設備??赐赀@一切后,他便來到小會議室內,聽取了近三十年麻風病防治工作的匯報。他為三十年防治工作的成績感到欣慰,又對大湘西存在恐懼歧視麻風病人現(xiàn)象感到憂慮,于是又提出到部分麻風病人家里走走看看。 每到一處,馬海德向群眾和醫(yī)務人員宣傳得最多的是“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”。他總是把病人叫到自己的身邊,同他們握手,檢查病人身體狀況的時候,不穿白大褂,不帶手套,讓群眾目睹他和病人的親切接觸,教育大家不要恐懼和歧視麻風病人。 很少見過世面的鄉(xiāng)下群眾,尤其是許多老年人,對馬海德這個不怕麻風病的老外特別感興趣,紛紛圍觀,擠得水泄不通。一位老太太好不容易擠到馬海德面前,他用流利的普通話問:“老人家,你擠什么呀?” “我從來沒見過外國人,擠攏來看一下?!崩咸忉?。“那您看我有什么不同呀?”他又問。“哈哈,你鼻子大?!崩咸脑?,引得圍觀的群眾和馬海德都大笑起來。 彼此溫暖 現(xiàn)年77歲的麻風村村長陳德云,負責與疾控中心的聯(lián)絡工作和管理村民的日常生活。說是村長,其實全是義務活,沒有任何工資報酬,也沒有村用公款支配。 “呵呵,我原來當過武警,有過美好的過去,沒想到患上了麻風病,后來一切都改變了?!边@位留有兔眼后遺癥的村長心態(tài)很平和。他老家在永定區(qū)楓香崗鄉(xiāng)。1955年,他入伍成為一名武警。1956年,他加入中國共產黨,第二年晉升副排長。1959年,他與當?shù)匾慌咏Y婚,婚后不久生下1個小孩。當美好的生活剛剛開始的時候,厄運突然降臨,1964年他被查出患麻風病,隨后退伍回老家治療。為了不影響妻子和子女的生活,兩年后,他主動承受了與妻子離婚的痛苦,一離就是20多年沒有聯(lián)系。直到1987年兒子結婚,妻子經多方打聽才取得聯(lián)系。 麻風病基本痊愈的陳德云,也已經成家,雖然有一些麻風后遺癥,但他多年來一直無償負責麻風村的管理工作,并且長期生活在麻風村,照顧那些比自己更需要照顧的病人。 “我做不了什么體力活,生活就全靠老婆照顧了,幾十年來,她對我一直很好?!闭劶白约旱募彝?,姚育英曾經這樣自豪地對我們說。因后遺癥,他雙腳被截肢,前幾年被安裝了假肢,雙手則幾乎只留下了掌心,喪失了勞動能力。走進姚家,5間平房簡陋卻不失整潔,一臺小彩電擺在顯要位置,看得出這也是這個家庭最值錢的家當了,也算是全村最“殷實”的家庭了。 姚育英和孫美英于1970年同患麻風病住進進麻風村,孫美英由于發(fā)現(xiàn)早,治療及時,沒有留下嚴重后遺癥,治愈后便留在村中為其他病人做飯,照料畸殘病人生活。長期生活相處,孫美英慢慢喜歡上了憨厚老實的姚育英。經防治工作人員牽線搭橋,1980年他們如愿走進婚姻殿堂。 30多年來,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,姚育英生活得很幸福。2011年2月,由于姚育英患上嚴重腎功能衰竭,治療數(shù)月后含淚離開自己心愛的妻子和生活了41年的麻風村。如今孫美英仍然居住在村內,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照顧其他畸殘病人。 現(xiàn)年54歲的湯敬華,是全村公認最孝順的兒子。他19歲因患麻風病住進麻風村,24歲和33歲時先后兩次小腿截肢,不得不坐上輪椅??墒?,他卻20年如一日,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。 早上起床,湯敬華第一件事就是燒火做飯,飯熟了,叫醒母親,端上洗臉水,等待母親洗漱完后,一起吃飯。吃完飯,天氣好的時候,就帶著母親在村外的曬谷場曬曬太陽,隨后洗衣服,下午做飯。如此周而復始,便是他的生活。由于天生智障,加上年歲已高,母親的病癥進一步惡化,除了吃飯、上廁所、睡覺外,其它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困難。他對母親的照顧更加無微不至,給母親梳頭、洗臉,還給母親洗澡。 麻風村最有情義的妻子,莫過于趙濃妹了。1981年,患麻風病的丈夫楊祖富住進了麻風村,她作為健康人,為了照顧丈夫,一起跟著住了進來,一住就是30年。 “我要照顧他到死!”年已六旬的趙濃妹說,話語簡單,卻情真意切。因后遺癥,今年77歲的楊祖富一雙兔眼,四肢嚴重萎縮,喪失了勞動能力,生活全靠妻子照顧?!拔液退?960年結的婚,家里有兩個子女,都已成家,但條件不好。為了我,她跟著住進了麻風村,平時難得的葷菜,她都幾乎讓著給我吃。”楊祖富對妻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 趙濃妹是全村惟一的健康村民,也是村里的勞動力,但她毫無怨言。憑著自己的勤勞,在服侍丈夫閑余時間,她將麻風村周圍近5畝荒地開墾出來,種植玉米、蔬菜,供村內其他病人一起享用。 大愛無疆 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主任侯啟年介紹, 1953年10月,永定區(qū)人民政府選址該區(qū)三家館鄉(xiāng)海拔650多米的麻空山,建立了當時令人談“麻”色變的麻風村,將麻風病患者集中隔離治療,并為其生活提供幫助。為了方便救治工作,政府相應配備了專業(yè)工作人員。麻風村建成投入使用后,收治的村民最多達203名。治愈后的村民一個個返回家園,融入社會。到目前為止,麻風村仍有村民17人,這些村民中,年齡最大的70多歲,最小的也有50多歲了,居住時間最長的有近半個世紀。村民沒有經濟來源,靠民政部門提供的生活費過日子,米、油、鹽、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,均由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代購送上門。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環(huán)境,多年來,永定區(qū)高度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,各部門緊密協(xié)作,先后投入資金20萬元, 多次整修了麻風村水池、房屋及進村公路,同時為村內每戶家庭添置了電視機、影碟機、電飯煲、電磁爐、棉大衣、棉被等物品。 目前,麻風村內自來水、照明設施全部安裝到每一戶家庭內,生活物資一應俱全,極大程度緩解了病人的生活生產困難,村內寬敞、整潔,晚上燈火通明,病人們圍在一起看電視節(jié)目,其樂融融。 2006年12月18日,《長沙晚報》記者周和平從長沙來到永定區(qū)麻風村采訪,于12月21日在《長沙晚報》發(fā)表題為《麻風村滄桑五十年》報道。一周后,一張署名為普通人的2200元匯款投遞到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,留言上只寫下一句話:請轉交村民。北京的一位叫林李的人匯來4000元,長沙的一位普通人給村民匯來500元…… 2001年4月,永定區(qū)疾控中心牽線搭橋,陸毅神父創(chuàng)辦的澳門利瑪竇社會服務機構,給永定區(qū)60名60歲以上的困難麻風病人,每月發(fā)放40元生活費,10多年來累計發(fā)放生活費24萬多元。 |
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,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- 熱門信息
-
- 金能量龍心口服液行騙至張家界,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[9780]
- 怎樣恢復相機里刪掉的照片 [6078]
- 裝修刷墻漆的教訓 [4527]
- 《禁毒法》制定的目的是什么? [3750]
- 中國十大整體衣柜品牌亞丹升級采用不釋放甲醛的萬... [3597]
- 把大坪鎮(zhèn)建設成為天門山的后花園 [2460]
- 《血色湘西》女一號田穗穗扮演者——演員白靜被丈... [2434]
- 一碗米飯有多重 [2050]
- 廖漢生簡歷 [1992]
- 話說湘西土匪 [1478]